九游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孤独症(无智障自闭症)的表现及治疗

发布时间:2018-06-0151065次浏览

儿童心智理论和主体间沟通能力的正常发展

心智理论是能够理解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并从他人的行为当中解释其心理状态的能力。心智理论能力可以确定感知情感,理解他人的交流意图,并理解非言语方式的交流。心智理论能力是情感同化的基础。

心智理论应该是一种先天性的认知机制,心智理论是从婴儿出生后第二个月开始在母婴互动调整下的主体间初级沟通的基础上发展的。根据这一设想,在母婴二人组合中,孩子会感觉到母亲的表情与表情的节奏,能够随之调整自己与母亲同步,从而进行原对话。二者互相适用调整,令他们的主观状态互相协调,从而创造出一种共同的精神空间,即主体间的初级沟通,在此基础上,心智理论开始根据孩子的经验建立起来。

无论各派学者的理论观点有何不同,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心智理论是在大约3岁到10岁这段期间建立起来的:

孩子在3岁左右开始能够理解他人的欲望、情感和意图。他会辨别一个人的情感状态,并理解这种状态在不同的意向和情景下的区别。但他只能从他自己的角度来解释情况。他会把自己的欲望、意向和情感借给他人,例如他会认为小猫的盘子里有糖果就会高兴,而盘子里如果是生肉小猫就会不高兴。

- 孩子在4岁左右能理解同一个物体可以有多个视角,因此两个人可能对此物体有不同的看法。

- 孩子到了4至6岁之间可以把表面与实际情况区分开,如石头-海绵测试(弗拉维尔/Flavell和戈林/Green,1983年)证明:如果拿一个涂得像个石头的海绵给孩子看,他可能回答说这很像海绵但实际上是个石头。他能明白一个人不是按照实际情况行事,而是按照自己对这一情况的看法行事,表象可能是假的。他可能会将错误的信念归属于他人,如把就某个客观事件的想法归于他人(一度错误信念)——Smarties糖果盒测验(哥普尼克和阿斯汀顿,1988年),Sally-Anne藏玩偶游戏(巴隆-科恩、莱斯利和弗里斯),Maxi和巧克力测验(温默和沛讷)都证明了这一点。在这个年龄段,孩子明白一个人会到先前放东西的地方去找那样东西,而不是到他不在时东西被移动的地方去找。他可以根据另一个人的想法将某一种想法安插在一个人的头上(二度错误信念)。这类推理就像那种玛丽认为保罗想的是…一样。孩子会逐渐区分外表与真实情感,辨别笑话和谎言。

- 在9岁或10岁时,孩子开始有能力明白什么是“错误行为”。他既可以理解犯错人的心态也可以理解该错误受害者的心态。

主体间的沟通能力持续发展,并根据经验变得细腻成熟。

自闭症中主体间沟通障碍

无论学者们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上有何分歧,但大多数学者都观察到自闭症患者心智理论建立的迟缓,并都认为主体间沟通障碍是自闭症的核心问题。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2013年)中用“自闭症谱系障碍”这一术语取代了原来用的“广泛性发展障碍”。这些障碍被视为一个连续谱,并在二元基础上加以诊断(一方面是有限、重复和刻板的行为、兴趣点和活动,另一方面是关系和沟通障碍)。阿斯伯格综合症被纳入其中,处于自闭症连续谱的末端。新版手册更加强调了主体间沟通障碍的重要性。

症候描述

在使用语言之前,婴儿处于一种充满韵律、节奏、音调的的环境中:这是情感意义共享的原语言。

在托儿所里哭泣的婴儿中,人们分不出是皮埃尔的哭声还是利奥的哭声,但却能感觉道孩子哭泣的原因:“婴儿好像是饿了,婴儿好像很难受…”。对于有自闭症风险的婴儿,人们会注意到一种关系回避反应,其情况则刚好相反。托儿所的工作人员和家长大多数时候都能在其他婴儿的叫声中分辨出那是朱丽的奇特叫声,但却不知道那叫声是什么意思。这些婴儿的叫声与其他婴儿的叫声旋律不同。婴儿似乎听不出父母的声音也不感兴趣;模拟式和效仿式的交流极少或贫乏。家长试着通过各种尝试、试验和错误想弄明白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家长对无法与孩子沟通感到无助、惶恐和痛苦,感觉自己与孩子不相适合、无能…,这可能会导致持久的交流障碍。非言语沟通方式无论是在信息接受还是表达上都没有建立起来,或者很晚才被建立且方式贫乏。

我们观察到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困难。他的脸部无表情;当他说话时,语速通常是断断续续的,韵律奇怪,语调单调。由于不理解语调、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所表达的情感意义,自闭症儿童不能学会这些方式用来确定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对语言的理解都是“按字面意义”来理解的,很难理解双关语;如果你对脏兮兮的小孩生气地说“你真干净!”,自闭症儿童往往将这句话解释为一种鼓励。自闭症儿童对比喻很难理解。他可能知道什么是脚(腿的末端),但他却难以理解什么是墙脚或山脚…。一些(法语中的)说法如“从柜子上跌下来[1]”、“挨了一竹杠[2]”或“被马一样的高烧钉在床上[3]”对他来说会感到百思不解,并可能成为混乱和焦虑的原由。语言中暗含的意思和讽刺也令他无法理解,反而会造成误会、敏感的反应和自我隔离。通常人们认为55-70%的沟通方式是非语言类的。然而,自闭症患者通常只能掌握表面明显的方式。他不能明白同时传递的信息的多重意思,其中包括讲出的话语、语境,以及身体姿态、面部表情、语调和语速所表达的意思。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这会导致混乱和信息的不清晰。即使有良好的智力水平,即使其说话能力不错,自闭症儿童也往往难以成为一个好的对话者。因此,在其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或理解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差距,其理解水平普遍低于其表达水平。

到了青春期时,即使正常上学,主体间沟通障碍仍是自闭症青少年面临的核心困难。自闭症青少年会表现出很难里解自己的同龄人,其感情和意向。他们很难与他人建立友谊,而往往是操作、欺凌、嘲弄的受害者。他们试图通过观察、智力分析来克服主体间沟通的困难。

主体间沟通障碍的精神病理影响

主体间沟通障碍妨碍了与他人交流和互动关系的质量,并阻碍了自闭症患者建立令人满意的社会关系和友谊的可能性(人际关系方面)。主体间沟通障碍也可能导致严重病理后果,出现代偿失调/结构化风险,表现为抑郁、生理本能反常、偏执(心灵内部方面)。

我们可以认为主体间沟通障碍是造成这个孩子关系障碍的根源,并引发敏感反应,有构建偏执模式的风险。

治疗观点

各方学者都一致认为尽早检查、确定无智障自闭症儿童主体间沟通障碍和早期实施治疗十分重要。这些孩子的主体间沟通障碍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出现,并在小学时开始发展。通常大多在这个年龄段,家长们会因为孩子在学校及在家庭以外的行为和关系困难前来咨询医生。在咨询方面,我们可以建议采用如阿特伍德的澳大利亚等级表(2010年)这类表格,以找出主体间沟通的问题所在。然后可以进行特殊的检查来详细地评估主体间的理解和沟通能力。

面对这些孩子同时具有认知、关系、心理情感困难和结构化风险以及病理代偿失调时,进行多学科交叉治疗,既从认知能力也从心理动力方面进行治疗则显得十分重要。结合特定的心理治疗和言语治疗建立一种机制,来针对主体间沟通问题进行治疗是一个有意义的工作方向。我们发现在特定团组中进行治疗对这些儿童特别有利。在这种类团组中,我们可以针对理解和情感表达、隐喻、双关语、幽默等进行工作。我们也要训练对话、听讲和说话、叙事共享、想象共享的能力。我们可以采用将社会情境、日常生活场景戏剧化的方法。有一些专门开发的集体纸板游戏也可以使用:如Orion(一种用纸牌训练词汇的游戏,Mouterde、Ortho出品),Jeu dis tout(什么都说游戏,Cadima、Ortho出品),La 8ème dimension(第8维度,Marcelli 和 Catheline,Valoremis出品)以及Pluryone(训练即兴想象力游戏,Valorémis出品)等。阿特伍德(2010年)认为,集体工作可以有效帮助无智障自闭症青少年。他建议组成开发社交技能的团组,使用如格莱(C。 Gray)围绕漫画进行对话的这类工具以及一些学习实用指南(《教导自闭症孩子理解别人的想法》,Baron-Cohen 和 coll。,2010年;或《情感交流指南》,Baron-Cohen,2004年)。在这种伴随儿童开发能力的工作中,必须与家庭建立信任关系,结成治疗联盟,以精心地予以引导。同时与学校教师进行信息沟通和指导也非常重要,以便老师能够理解孩子的困难采取适当的行为和教学方法,并促进孩子融入学校集体当中。

目前无论是认知派学者还是心理分析学家们都通过各自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对自闭症中主体间沟通能力的障碍和发展这一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许多不同的方法之间已不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因而彼此之间的桥梁越来越多。我们经常要伴随这些孩子的发展要进行长时期的治疗,协助他们走出自我禁闭的障碍。在心理和社会之门打开之后,这些孩子往往对他们的周围环境表现出手足无措,因为这个环境相对于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仍很陌生。有时,他们会处于极大的困难之中,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所发展的一些症状可能会对其个性的构建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打开了最初的大门之后,我们对其继续治疗支持非常重要。临床实践也表明了同时进行认知能力和心理动力的交叉治疗对促进这些孩子朝积极方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如何治疗孤独症
针对孤独症,实际上没有特别理想的药物,主要从心理方面医治孤独症。在治疗时,要观察孤独症患儿是否有多动症、情绪失控、冲动等表现,如果有这些疾病,要把合并症治好,可以很大程度改善孤独症患者生活质量。如果患者没有共病,单独有孤独症,想要治愈孤独症的可能性较低。日常可以带着孤独症患者多和同龄的孩子接触,尽量让他们适应现代生活,还要做好人际关系训练以及语言训练,可以让患者多表达心理感受,还要学习如何回应别人的邀请。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1

70342次收听

儿童孤独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儿童孤独症最早时存在社交障碍、语言障碍、兴趣范围狭窄或感觉异常等,有时过分敏感,有时过于迟钝,表现不相同。
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儿童孤独症对儿童健康有很大的影响,针对这种疾病家长要注意及时治疗,生活中有很多患者会通过训练的方法来治疗。目标是促进患者语言发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孤独症患者在学龄前一般因不能适应普通幼儿园生活,而在家庭、特殊教育学校、医疗机构中接受教育和训练。
儿童孤独症的表现
儿童孤独症的表现有孤独离群、语言发育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和刻板行为,患有儿童孤独症的患儿从小就喜欢一个人独处,不喜欢和他人交往、交流。甚至在和比较亲密的人拥抱时,也不会表现出任何情绪,严重时还会造成终身沉默不语。
孤独症能治好吗
从世界上孤独症专家的认知分析孤独症是一个不能够治愈的疾病,近些年来的治疗经验证明部分轻度的孤独症孩子经过治疗和干预,他们的行为特点、能力特点能够很接近于正常的孩子。虽说国际上的认知是孤独症的孩子不能够完全治愈,家长也不能悲观放弃,因为治疗和不治疗差别非常大,只要经过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孩子,他的能力水平会有很大的提升。国际上的理论是认为孤独症患者很接近正常人后,在以后的工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处于某一个阶段,如情绪、社会环境的改变,他又会出现孤独症的行为特点。
语音时长 01:20

2019-01-25

51852次收听

孤独症长大后会怎样
孤独症长大后会很难融入到正常的社会中。如果不治疗,中重度孤独症的孩子很难跟人交流,患者的交流能力很差,很难有正常工作的能力;轻度孤独症的孩子如果智力水平正常,可以上学、也可以工作,但是交流能力会比正常人要差,在正常的一个团体环境中很难发声,甚至几乎没有主动提出过一个问题,交流方式和正常人也有差异。孤独症孩子长大以后的情况首先与病情程度相关,其次与是否经过正规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关系。
语音时长 01:12

2019-01-25

68612次收听

怎么预防孤独症
孤独症的预防需要从孤独症的病因来着手,有一定遗传倾向。部分患者是基因方面的问题,要从优生优育的角度预防孤独症的发生,需要进行基因的检测、基因的筛选等。避免孕期的病毒感染、毒物的接触等,可能都会造成大脑的损伤,导致孩子出现孤独症症状,要减少感染的机会和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机会,此外还有宫内缺氧,早期发现、早期矫治。产时尽量避免早产、避免出现缺氧情况的发生,这对孤独症的预防有一定帮助。孤独症是现在全世界的一个难题,即便孕期已经很注意,也不能够完全杜绝孤独症的发生,只能减少孤独症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42

2019-01-25

59177次收听

孤独症的表现
孤独症最核心的症状表现是交流的障碍,患者不能够正常与他人交流和沟通,包括语言方面、肢体交流等。患者基本上很少与他人进行眼神的对视,甚至别人与他对视时,眼神会躲避。大一点的孩子不会主动发起与同伴的交流,这是孤独症最核心的症状,还有核心的症状是重复刻板的行为,患者会反反复复做意义不大的事情,如反复开关灯、反复开关门、反复开关水龙头、反复开关柜子门或者是开关抽屉等。基本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是反复坐电梯,有的孩子是把各种物体、小汽车、积木、包括家里类似的东西,如瓶子、罐子,摆得很整齐,给他打乱一点就会大发脾气,这也是重复刻板的行为。孤独症患者还有一个特点是执拗,注意全都集中在他重复刻板的行为上,从一个场景转换到另外一个场景很困难,而且还会大发脾气,也有的孩子表现比较特殊,可能不存在这种典型的类型,没有明显的重复刻板的行为,但是实际上经过仔细的行为观察和了解后可以发现依然存在类似的问题,例如这种患者穿衣服时难,他不想穿,但是穿好后要给他脱下来也难,这也是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的转换困难。简而言之,注意交流的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都是最核心的问题。此外,孩子的兴趣可能会很狭窄,不像正常的孩子见到新奇的东西,都会引起注意和兴趣,患者通常感兴趣只有几件事,如看动画片,仅仅喜欢看一两个动画片,患者的兴趣比较狭窄,例如喜欢汽车,看书的时候也只挑有汽车的书看,其它的书他也不感兴趣,或者是某一段时间孩子就喜欢其中一两件事,如某一段时间就喜欢听某一首歌,这都是属于兴趣狭窄的特点之一。还有孤独症的孩子容易出现感觉方面的异常,大部分的患者感觉敏感,他们感觉声音会放大,所以大噪音对患者来说是一种痛苦。放炮的声音、吹风机的声音,患者可能都会紧张和害怕,小一点的患者会哭,大一点的患者会捂耳朵;患者对光也比较敏感,例如夏天从屋子里面到外面,正常人会感觉到比较亮,但还不至于引起不适,但是孤独症患者会感觉到不舒适,此时他就会闭眼睛、捂眼睛;患者味觉也很敏感,所以孤独症的孩子很多都有挑食、偏食的情况。少数的孩子感觉方面异常会比较钝,如小婴儿,有的家长会反映打针不哭,正常情况打针肯定要哭,但是孤独症孩子对疼痛的感觉不敏感,但家长往往会认为小孩打针不哭,很乖,但实际上任何与正常孩子的差异,都应该引起注意。总之,孤独症最主要的特点是交流的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的狭窄、还有感觉方面的异常,这是病症四大最主要的特点。
语音时长 05:49

2019-01-25

62920次收听

02:36
孤独症是自闭症吗
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该症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内。有不少家长会好奇孤独症是不是自闭症,大多数家长对自闭症的名称比对孤独症认知的程度更高。孤独症最早在国外发现。中国开始诊断孤独症时,国内的专家对这种疾病的诊断给它命名就叫自闭症。自闭症主要是源自于英文翻译,所以两者是一种疾病。目前,孤独症更全面的名称叫做孤独症谱系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包含与孤独症相关的一系列病症,包括精神瓦解综合征、阿斯伯格综合征等。
07:05
孤独症的表现
孤独症的表现是交流的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兴趣狭窄和感觉方面的异常。一、患者不能正常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包括语言方面、肢体的交流等。二、有重复刻板行为,反反复复做意义不大的事情,反复开关灯。三、执拗,场景转换困难。四、兴趣很狭窄,容易出现感觉方面异常,感觉敏感,少数感觉方面异常会比较钝。
03:11
不说话是孤独症吗
不说话不一定是孤独症。孤独症患者就诊时,绝大部分的主诉是孩子不说话,但实际上,孤独症和不说话不能够画等号。因为孤独症最核心的症状是交流的障碍、交往的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狭窄等,但是会说话也可能是孤独症。该症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在婴儿期,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人的声音缺乏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所以,语言不是判定孤独症最主要的病症。部分孤独症孩子的语言能力不差,他可能会自言自语,但他不用语言和他人交流。
02:44
孤独症的治疗
患者一旦诊断为孤独症都需要治疗,如果不治疗,患者的行为改变不了,孤独症即使是轻度,患者也存在交往的障碍,还会有重复刻板的行为。因为患者有交流的障碍,在正常人群中,也不能有效发起他的交流,甚至其他孩子给他发出友好的交流信号,但是他的回应能力也很弱。如果患者不经过干预和治疗,他的这种能力水平也不能够有效提升,而且孩子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与他的大脑可塑性相关。所以,无论任何程度的孤独症,只要一经诊断,都需要进行治疗。
02:19
孤独症长大后会好吗
孤独症的孩子长大以后的情况首先与患者本身的病情程度相关,其次与他是否经过正规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关系。如果不治疗,中重度孤独症的孩子很难跟其它人交流,患者的交流能力很差,也很难融入到正常的社会中,很难有正常工作的能力。轻度的孤独症孩子如果智力水平正常,他可以上学也可以工作,但是他的交流能力会比正常人稍差,他在正常的团体环境中很难发声,甚至几乎没有主动提出过一个问题,他们交流的方式也和正常人有所差异。
孩子为什么爱“说谎”
可能是那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使得很多家长对幼儿嘴里冒出的‘谎言’非常担心,会将其与社会道德联系在一起。幼儿说出的那些荒诞的‘谎言’往往很容易被家长察觉,家长们也勤于纠正孩子们的‘错误想法’。我想这里提到的‘谎言’之所以加注引号,是因为此时的谎言与成人们理解的谎言不同。
如何更好理解孩子的成长
为了使孩子成才,父母往往在早期教育上加大投资,背诗歌、学外语、学识字……。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但是,在关心孩子成长需要的同时,父母切莫忘记孩子的心理成长需要。要满足孩子心理成长的需要,父母的爱心恰恰是最好的早期教育。正如没有父母的喂养,婴儿就不能存活,没有爱心的教育,婴儿的心理成长也会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