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白内障手术
什么是白内障手术?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人眼中有一个组织叫做晶状体,正常情况下它是透明的,光线通过它及一些屈光间质到达视网膜,才能清晰地看到外界物体。一旦晶状体由于某些原因发生混浊就会影响视网膜成像,使人看不清东西。也就是说,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下降就是白内障。建议在发现或者已经诊断患有白内障时要及时的治疗,同时注意避免长期过度用眼。
白内障按其原因不同分为发育性、外伤性、中毒性、代谢障碍性、皮质类固醇性和后发性等数种。
发育性白内障又称先天性白内障,有内生性和外生性两种。
内生性原因与胎儿发育障碍有关,具有遗传性;外生性的原因是指母体或胎儿的全身病变对晶状体所造成的损害,如母亲在妊娠前期6个月内患有病毒感染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甲状旁腺机能减退以及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均有可能引起。
老年性白内障形成中主要是蛋白质的变性,不溶性蛋白、钠和钙等含量的增加,钾和维生素C减少和谷胱甘肽的缺乏。晶状体蛋白中85%为水溶性的白蛋白,水溶性白蛋白可以转变为不溶性蛋白,年龄愈大,不溶性蛋白含量愈多;另外维生素C缺乏、晶体PH值的改变以及一些有毒物质渗入晶体都可引起晶体蛋白的变性,产生混浊。对于老年人晶体氧化损伤是白内障形成的最初因素,白内障形成的危险因素有饮酒过量、吸烟过多、妇女生育过多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等,但至今老年性白内障形成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还有待继续研究。
并发性白内障是由某些眼病本身引起的晶状体混浊,如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高度近视以及化脓性角膜溃疡、陈旧性眼外伤等眼病均可引起并发性白内障。
外伤性白内障包括机械性、辐射性、电击性。代谢障碍白内障碍临床多见糖尿病性白内障。皮质类固醇性白内障是因眼局部或全身长期大量使用皮质类固醇引起。
后发性白内障是指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或线状摘出术后,残留的皮质及囊膜发生混浊。
白内障有先天性白内障和后天性白内障两大类。最常见的为老年性白内障,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系晶状体退行性改变所致,双眼可先后发病或同时发病;由于眼外伤导致晶状体混浊称为外伤性白内障;另外糖尿病、眼内的炎症、出血等疾病可导致并发性白内障。
古代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是“金针拨障”,就是用针将晶体周围的悬韧带拨断,造成晶体的脱位,游离的晶体下沉到玻璃体腔内,原先被混浊的晶体阻挡的光线就可以进入眼内。金针拨障只能暂时的解决部分的问题,由于没有了晶体屈光作用,患者相当于19D(1900度)左右的远视,晶体沉入玻璃体腔后,难免会发生炎症,最终导致视力的完全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