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是如何引起的

发布时间:2021-07-09101777次收听

语音内容: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偏高,提示血小板数量减少或血小板无力症,可见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如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红白血病等,化疗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疾病,血栓性疾病。
血小板分布宽度是反映血液中血小板存在的体积大小不等的现象,定量反应血小板体积大小的抑制性参数,该参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成正相关。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能够反映人体骨髓中巨核细胞增生和代谢情况,及血液中的血小板生成情况。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容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4项参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若血小板计数PLT减少,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升高,则与免疫作用导致的血小板消耗,或破坏增加有关,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增高。
所以,如果在血常规中发现血小板计数以及血小板的分布宽度降低,也要结合血液中的其他检查指标,进行综合评判,甚至可以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把外周血的血液情况和骨髓中的血液形态学结合起来进行判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血小板高的原因及危害是什么
血小板升高的原因有两大类,一个就是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血小板升高;另一个就是非血液系统疾病继发的血小板的升高。血液系统疾病最常见的,还是骨髓增殖性肿瘤引起的血小板的升高,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这些骨髓增殖性肿瘤,常可见血小板很明显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的升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也常继发,血小板很明显的升高。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包括一些慢性的炎症,一些风湿免疫系统的疾病,一些其他系统的肿瘤,也可以引起血小板的升高,但多数都是轻度的升高。血小板升高有什么危害,血小板过高的情况下,容易引起一些血栓栓塞性的疾病。但是往往这时候血小板计数都是大于600×109/L,特别是血小板大于1000×109/L以后,血小板的过高引起血栓的情况就更多见。
语音时长 00:55

2021-12-30

73001次收听

血浆纤维蛋白原偏高是什么原因
血浆纤维蛋白原是由肝脏合成的,是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作为纤维蛋白的前体,在凝血的最后阶段,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参与凝血止血的过程。血浆纤维蛋白原如果升高可能见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高凝状态的病变,如急性心肌梗死、脑血栓、败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活动期,都可能出现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升高。第二,各种炎症、脓毒血症、感染性心肌炎、心内膜炎,此时也会有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升高。第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肾病综合征、风湿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血浆纤维蛋白原慢性升高。第四,肿瘤患者进行放疗、化疗以后的反应。第五,外伤、烧伤以后,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也会伴有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升高现象。第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导致血浆纤维蛋白原偏高的病因不同,患者会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有些人虽然血浆纤维蛋白偏高,但是没有引起任何不适症状;但是有些情况下原发病会造成一系列症状,如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纤维蛋白原升高,就会有胸前压榨性疼痛、甚至出现晕厥、血压下降等表现;脑血栓引起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会有头痛、恶心、喷射性呕吐,甚至出现昏迷、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65岁以后的中老年人,可能有纤维蛋白原增高的趋势,这是造成一些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语音时长 02:42

2021-12-30

86070次收听

免疫球蛋白A偏高原因是什么
免疫球蛋白A偏高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提示可能存在上呼吸道或者上消化道的感染,因为免疫球蛋白A主要存在于黏膜细胞中,所以在呼吸道、消化道、鼻腔、口腔的分泌物当中也有免疫球蛋白A,对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具有很好的免疫防卫作用。当出现支气管炎、急性疱疹性咽颊炎时,免疫球蛋白A会升高。另外一些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免疫球蛋白的偏高。第二,见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等。第三,各种原因造成肝脏功能损伤时,也会有免疫球蛋白A偏高的情况发生。如酒精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免疫球蛋白会有代偿性升高的情况。第四,一些皮肤病患者例如急性湿疹、急性荨麻疹、皮肤过敏反应时,也可能会出现免疫球蛋白A偏高。第五,部分恶性肿瘤性疾病造成免疫球蛋白A明显升高,如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免疫球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G、A、M、D和E五种亚型,临床上主要测定前三种。在上述病理理情况下,人的正常组织发生了改变后具有了抗原性,机体就产生了相应的抗体与之结合。免疫球蛋白敏感性可以,但是特异性比较差,仅能提示机体免疫功能状态,而不能说明具体患什么疾病。存在免疫球蛋白A明显偏高的情况下,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寻找病因,明确诊断后积极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58

2021-12-30

61905次收听

血红蛋白偏低什么病
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主要包括血红蛋白合成的减少和破坏的增加两个大方面。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的原因,第一,最常见于各种类型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铁幼粒细胞贫血等,不同类型的贫血发生机制不同,但是进行血常规检查时都会发现红细胞计数下降、血红蛋白含量偏低。第二,骨髓造血功能异常造成的,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有关系;一些肿瘤疾病患者进行放疗或者化疗期间,也会有骨髓抑制的副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贫血的情况,此时血红蛋白也是偏低的。第三,肾性贫血,如肾功能衰竭期的病人,肾脏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能力下降,此时也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血常规检查也会发现血红蛋白明显偏低。血红蛋白破坏增加的原因:第一,机械性破坏增加,这种情况常见于一些大手术后,如心脏手术,体外循环过程中机械性损伤造成血红蛋白减少,术后一段时间患者有贫血的情况。第二,失血过多的情况下,造成血红蛋白偏低,如外伤大出血、女性月经不调、剖腹产手术等,失血过多造成血红蛋白的下降。第三,溶血性疾病,如蚕豆病,吃了蚕豆以后造成的溶血反应;输血后或者器官移植后出现急性排斥反应,也会有急性溶血反应,此时血红蛋白破坏的比较多,也会导致血红蛋白明显下降。
语音时长 02:02

2021-12-30

57367次收听

02:39
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偏高什么原因
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以下情况会引起超敏C反应蛋白的升高。第一,急性感染期,此时超敏C反应蛋白会明显升高,如细菌感、病毒、真菌、以及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等,一般在感染后6-8小时开始升高,感染后两天作用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会达到高峰,随后会所下降,随着体内炎症的逐渐消退,超敏C反应蛋白会快速下降甚至恢复正常。细菌感染的情况下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幅度比病毒感染时要明显一些,这也可以帮助判断感染类型,结合血常规检查结果,一般能够区别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第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特别是在疾病发作期可以出现超敏C反应蛋白的明显升高。第三,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还见于一些恶性肿瘤早期,通常表现为中度以上程度的升高,此时还可以结合特异性相对高的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来综合分析判断。第四,可见于一些严重的创伤、损伤等应激状态。如重症胰腺炎、烧伤、大手术后,发生急性心梗或者脑梗等,机体有严重组织创伤、坏死的情况,会出现C反应蛋白升高。临床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一些疾病初步诊断的依据,此外还可以作为手术后监测的一项指标,判断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风湿免疫性疾病控制的效果等,是常用的一个检查项目。
02:31
引起血小板低的原因
正常成人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范围是(100-300)×10^9/L,低于100×10^9/L就是血小板减少。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有:第一,药物因素的影响,如流感病毒感染以后病人发热,有些人用了消炎止痛药物、退烧药物氨基比林,容易引起血小板减少,此外磺胺类药物、氯霉素等药物,也可能会引起血小板数量的减少,这属于少见的药物副作用。第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如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体内于产生了针对血小板的抗体,血小板被大量破坏后导致数量明显减少。第三,再生障碍性贫血,此时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细胞都会明显减少,和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有关系,骨髓造血异常的情况下,巨核细胞不能正常的生产血小板了,所以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减少,而且可能出现不成熟的巨大血小板的情况。第四,白血病,也称为血癌,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此时骨髓造血功能异常,所以红细胞、血小板数量都会明显减少,但是白细胞增多。第五,环境刺激因素或者说有毒物质造成的,如苯、甲醛、二甲苯、环磷酰胺等长期作用下,造成骨髓内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的过程受阻,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就会减少,血小板形态异常。第六,一些疾病造成血小板减少,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等。
03:10
血小板偏高是什么病引起的
血小板是血细胞成分之一,外周血中血小板数计数超过300×10^9/L时,就是血小板偏高。血小板偏高从发生机制方面来分类,有原发性偏高和反应性偏高,原发性的血小板升高一般找不到病因。反应性血小板偏高具有确切的诱因或者说病因。第一,原发性血小板偏高,目前认为可能和基因突变有关系,常见的是JAK2基因突变,引起患者血小板持续升高,这种情况下血小板升高指数都是非常高的,一般超过500×10^9/L。第二,反应性血小板升高。缺铁性贫血可能会有反应性血小板偏高;急性感染时,如急性阑尾炎、胆囊炎、支原体肺炎等,可能会出现血小板代偿性升高,此时应该表现为轻度升高状态。在人体处于应激状态的情况下,可能也会出现血小板的升高,如高热状态、烧伤、大量呕吐、腹泻、急性大出血等急性情况下,由于脱水,造成体内水和电解质紊乱,引起血液浓缩,这种情况下血小板计数也会相对升高。另外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肿瘤骨转移的患者,由于骨髓功能的异常,造成血小板计数偏高,此时还可能伴有血小板平均体积增大,外周血检查血小板的形态异常等。此外,脾切除以后,由于脾脏对血小板的破坏减少,也会造成血小板的计数偏高。
01:39
血小板总数偏高的原因
血小板总数偏高的原因比较多,临床上分为两大类,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升高,和非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血小板计数升高。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升高,常见于骨髓增殖性肿瘤,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一些慢性白血病,特别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也可以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升高。这种情况就需要通过详细的检查,根据不同的病因确定综合的治疗方案。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比如一些急性的创伤、炎症,在应激情况下血小板计数增加。一些非血液系统的肿瘤,比如一些肺癌等,也可以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升高。
03:09
白细胞低是什么病
白细胞减少,要区分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还是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分为急性病程和慢性病程,在急性病程里,最多见的应该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当然粒细胞减少也可以是由于药物引起的。慢性粒细胞减少,包括慢性的病毒感染,还有造血系统本身的疾病,以及免疫系统疾病,是免疫系统疾病,可以以中性粒细胞减少为首发症状。持续粒细胞减少,特别是粒细胞低于1.0×10^9/L的时候,要高度警惕,造血系统本身的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急性白血病。淋巴细胞的减少最主要是病毒感染引起的。
什么是低白蛋白
低白蛋白说明人体血浆中白蛋白含量偏低。白蛋白是人体血浆中的一种蛋白质,而且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一种蛋白质,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人体白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如果出现白蛋白下降,有可能是患有肝脏疾病,引起肝功能异常出现的症状。其次,也可能是肾脏疾病,引起肾功能下降出现的症状。人体血浆中如果白蛋白偏低,就会影响身体抵抗力,出现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一些感染性疾病,比如病毒性或者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等。其次,还容易引起身体浮肿。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0

88775次收听

输血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当患有慢性贫血,出现了大量失血,凝血功能出现了异常等情况下,就需要通过输血来进行救治。这时候就需要注意输血的流程及注意事项。首先需要核对好一切信息,然后使用装有滤器的标准输血器来进行输血。输血的过程中要先慢后快,观测好患者具体情况。
白细胞低的原因是什么
许多药物都会影响到血液系统,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另外身体抗病能力差,让病毒入侵身体时,也会导致白细胞减少;患有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时,也会导致白细胞偏低。
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怎么办
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可能是月经量过多、营养不良、慢性炎症性疾病、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原因引起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
白细胞偏低是怎么回事
白细胞偏低可能是贫血、感冒、服用硫脲类药物、化学治疗、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等。
球蛋白偏高的危害
球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蛋白,有比较重要的生理功能的,球蛋白偏高会引发多种疾病,给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比如肝炎、肝癌,胆汁郁积,肝胆疾病,我们要引起重视,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