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常规细菌性痢疾是一种肠道传染病,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可引起肠道炎症,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症状,常伴有发热,需积极进行治疗。
1、病因:大便常规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即志贺菌属,属于肠道杆菌科细菌,可在人体内寄生、繁殖,若接触被痢疾杆菌污染的手、生活用具等,即可造成感染,慢性病、过度疲劳等也可诱发;
2、症状:大便常规细菌性痢疾患者的主要表现是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症状,其中腹痛主要表现为左下腹痛,伴里急后重感。而黏液脓血便是指大便带黏液和脓血,痢疾杆菌刺激肠道黏膜可导致肠道黏膜出现大片溃疡,可引起毛细血管出血,造成炎症渗出物混入大便中,导致大便呈黏液脓血便;
3、治疗:大便常规细菌性痢疾患者可遵医嘱应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如盐酸环丙沙星片、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也可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药物抑制炎症反应。若患者伴有发热,可应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降温治疗,还可应用蒙脱石散吸附肠道中的水分,缓解腹泻症状。
大便常规细菌性痢疾患者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中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未清洗的蔬菜、水果,以免加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