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为什么会得溶血性贫血

发布时间:2020-04-1655357次浏览

溶血性贫血可能跟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溶血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红细胞的内外部缺陷,红细胞的环境异常也可能会导致溶血性贫血的发生。大部分的溶血性贫血患者是因为免疫因素而导致的,非免疫因素一般包括感染因素、物理机械因素、化学因素等。血管外溶血主要是脾功能亢进而对正常红细胞的过度破坏。

贫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一定的困扰。溶血性贫血是贫血症的一种类型,患者会出现身体乏累、头晕恶心、面部发黄等症状,溶血性贫血危害非常大,而且发病原因比普通贫血复杂的多。那么,为什么会得溶血性贫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溶血性贫血可能跟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溶血性贫血是人体内有对红细胞排斥作用的抗体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症是母子血型不和,分娩时母亲血液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抗体会把胎儿体内的红细胞聚集起来,从而导致溶血性贫血。
  2、溶血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红细胞的内外部缺陷,根本原因是红细胞的寿命缩短。红细胞的内部缺陷包括红细胞膜的缺陷和珠蛋白异常。除此之外,红细胞的环境异常也可能会导致溶血性贫血的发生。
  3、大部分的溶血性贫血患者是因为免疫因素而导致的,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溶血性贫血,还有血型不合的输血,药物也可诱发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淋巴瘤可伴有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4、也有很多患者属于化学因素导致的,感染因素常见的是支原体肺炎以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物理机械因素,比如做人工心脏瓣膜,或者是皮肤有大面积烧伤等,都会导致溶血性贫血。
  5、溶血性贫血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血管内溶血是红细胞破坏进行性贫血,过度劳累、寒冷刺激及服蚕豆等都可能是诱发因素。血管外溶血主要发生在脾脏,临床表现一般较轻,血管内溶血的临床表现往往较明显。

相关推荐

01:39
溶血能治好吗
溶血能否治好,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分析。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多数和基因缺陷有关,比如地中海贫血,轻症病人不需要治疗,有症状的病人可以通过切脾治疗。特别危重的病人,可以通过骨髓移植的方法,改变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也就是体内存在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攻击患者的红细胞,造成红细胞破坏加速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糖皮质激素药物、血浆置换、脾切除等,都可以有效的控制,但这些治疗很难保证疾病不再复发。
溶血的表现
溶血的症状,不同的人群以及不同病因引起的溶血,所表现的症状也不一样。某些人身体发生溶血反应,但是如果溶血比较轻微,有可能就不会有明显身体不适症状。如果溶血反应比较严重,引起身体出现贫血后,就会表现出一些贫血症状。比如新生儿发生溶血反应后,一般会表现出明显的黄疸,而且检测黄疸指数非常高,同时还会伴随有面部皮肤苍白,孩子体质虚弱,容易发生一些感染性疾病等。输血发生溶血反应后,受血者会出现头晕、头痛、面色苍白、腰背部肌肉酸痛和胸闷、乏力、血压下降,以及出现高烧等症状。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0

79437次收听

溶血检查项目有哪些
诊断溶血需要检查的项目,包括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两种。一般检查项目有血常规检查和外周血涂片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看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减少。外周血涂片检查,可以看到变形的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以及网织红细胞计数都增多。还需要做胆红素代谢检查和骨髓检查。其他还要做血红蛋白和尿红蛋白测定,还有尿含铁血黄素实验等方面检查。如果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尿血红蛋白阳性,尿含铁血黄素实验阳性等,都说明有溶血现象。特殊性检查,是指做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检查和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的检查。
语音时长 01:14

2021-05-20

96520次收听

溶血正常参考值
溶血正常参考值是1:64,也被称为溶血指数正常值。如果溶血指数值偏高,超过正常值范围,就可能存在溶血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对症处理。引起溶血的因素,主要是在输血的过程中,因为输入异型血,就容易发生溶血现象。所以,患者在输血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检查外周血溶血指数超过1:64,就可能发生了溶血,需要及时停止输血,同时配合医生对症处理。其次,新生儿因为患有某些溶血性疾病后,也会出现溶血指数升高,患儿还会表现出溶血性黄疸等,需要做溶血指数检查和黄疸指数检查,综合分析诊断。
语音时长 01:14

2021-05-20

76628次收听

什么血型容易得溶血症
一般母亲是RH血型阳性血型,生第二胎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发生溶血症。其次,ABO血型中,如果母亲是O型血,怀孕分娩的时候,发生溶血症的概率也非常大。如果母亲的O型血,父亲不是O型血,胎儿的血型和母亲不同,而是和父亲相同。因为母亲在怀孕的时候,胎儿的血液有可能会通过脐带和胎盘,进入到母亲的血液中,导致母亲血液中产生抗体。分娩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发生溶血症。所以,是RH血型阳性和ABO血型中O型血的妇女,怀孕分娩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发生溶血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出现生命危险。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20

87064次收听

慢性溶血性贫血的饮食
慢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要尽量多吃一些铁元素比较丰富的食物,还要多吃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除此以外,若是患上了慢性溶血性贫血,日常的饮食要保证多样化,不可挑食和偏食,以免营养不良,饮食还要保证清淡,另外就是要避免暴饮暴食。
溶血性贫血有哪些病因
溶血性贫血的根本原因是红细胞破坏率增加,主要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如红细胞结构异常,外部因素与化学,物理因素等有关。
溶血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溶血性贫血也叫溶血病。当患上溶血性贫血的时候,不要太着急。首先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贫血比较明显,还可以进行输血治疗。另外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药物治疗或者进行脾切除。
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值
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值是指血清铁与转铁蛋白结合能力比值的正常数值。
溶血性贫血的症状
溶血性贫血包括急性溶血性贫血和慢性溶血性贫血两种类型,患有急性贫溶血性贫血时,会有高烧、寒战、黄疸、蛋白尿、肾衰竭等症状,治疗不及时有致命的危险。患有慢性溶血性贫血时,会有贫血、黄疸、肝脾肿大、胆石症、胆绞痛等症状。
03:47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有哪些
溶血性贫血发病的根本原因是红细胞寿命缩短,红细胞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是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包括红细胞膜缺陷、红细胞酶缺陷和球蛋白的异常,所导致的大多是遗传性溶血。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也会引起红细胞寿命缩短,包括包括免疫性因素和非免疫性因素,形成获得性溶血,免疫性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血型不合的输血、药物性的溶血等;非免疫性的因素包括物理基介因素、化学因素和感染因素。根据溶血发生的场所不同,可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血管外溶血主要是发生在脾脏,临床表现往往较轻,比如血清游离、血红蛋白轻度的升高。
02:20
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间接胆红素是由于红细胞破坏之后释放入血的,如果人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的间接胆红素就会明显的升高。常见于溶血性贫血,过量释放的间接胆红素大大超过了肝脏的转化能力,会引起皮肤发黄等。肝脏疾病像严重的肝炎,肝坏死,肝硬化也会使肝脏代谢间接胆红素的异常,引起间接胆红素偏高,要根据偏高的数值及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症状来进行综合判断。某些药物或者生理性的,都可能出现包括像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这样的一种表现。如果出现肝脏代谢异常,胆红素不能够正常地转化为直接胆红素,或者由于大量饮酒或药物都可能会增加间接胆红素。
溶血性贫血有哪些症状
溶血性贫血有头晕、乏力、没劲、耳鸣或是脏器缺氧的表现。如果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以合并自身免疫病的症状。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溶血性贫血是一大类疾病,导致的原因很多,临床表现就是贫血表现,头晕乏力、没劲、耳鸣或是脏器缺氧的表现。
语音时长 00:59

2018-09-14

65618次收听

01:46
溶血性贫血严重吗
溶血性贫血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血红蛋白的数值和导致溶血性贫血背后疾病的严重程度。血红蛋白数值越重,这个症状越重。血红蛋白数值分为四类:120—160g/L为正常,90—120g/L为轻度贫血,60—90g/L为中度贫血,30—60g/L为重度贫血,小于30g/L为极重度。
01:56
什么是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指在人体的各种情况中出现了红细胞的破坏。红细胞破坏的原因非常多,溶血性贫血最常见,比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冷凝集综合征。溶血性贫血很难在特别早期发现,没什么明显症状,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是伴发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