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是较为多发的疾病了,发病率较高,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危害,有很多的朋友对于支原体肺炎不是十分了解,为此在出现了相关的症状之后,也不容易发现,所以朋友们需要深入的去了解该病的相关知识,往下看了解一下吧。
支原体肺炎成为冬季高发的一种传染病,40岁以下的人群属支原体肺炎高发人群。支原体肺炎在大中小学校和集体单位可引起小范围的暴发和流行。儿童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流行规律,一般每3至4年流行一次。支原体肺炎占小儿肺炎的15%至20%,而占成人肺炎的比例可高达15%至50%。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潜伏期可达2至3周。潜伏期过后,多数病人表现为咽炎、鼻炎、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出现发热、头痛、畏寒、咳嗽、咽痛、胸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症状可持续1至3周。咳嗽初期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剧烈咳嗽,无痰或伴有少量黏痰,特别是夜间咳嗽较为明显。婴幼儿表现为喘憋和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支原体肺炎。
预防支原体肺炎平时要多到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手部的清洁卫生,在外出回来及用餐前一定要用洗手液或香皂洗手;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绢或纸掩住口鼻,尽量减少飞沫向周围喷射;不随地吐痰,防止病菌污染空气而传染他人;婴幼儿和免疫功能较差的成人应尽量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各种室内场所包括家里、办公室、教室等,平时要注意清洁和通风。
据介绍,支原体是一种比细菌小、又比病毒大的微小微生物,是引起支原体肺炎的常见病原体。支原体肺炎的传染源是支原体肺炎病人和支原体携带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支原体肺炎除能引起呼吸道病变外,还能引起心肌炎、肝炎、关节炎、肾炎、脑膜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呼吸系统以外的疾病。这种病的潜伏期和呼吸道带菌时间长,造成疾病传播、感染周围人的可能性也比较大,采取预防措施尤为重要。
病情一般较轻,有时可重,但很少死亡。发热3天至2周,咳嗽可延长至6周左右。可有血管内溶血,溶血往往见于退热时,或发生于受凉时。极少数病例可伴发中枢神经症状,例如脑膜炎、脑膜脑炎、多发生神经根炎,甚至精神失常等。出血性耳鼓膜炎、胃肠炎、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心包炎、心肌炎、肝炎也有发现。
平时应做好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预防。有专家提醒,平时孩子要注意体育锻炼,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室内要开窗通风,使肌体的耐寒及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与呼吸道感染的孩子接触,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合理地调配营养,及早地给孩子口服钙剂和维生素ad,晒太阳,这样可退减小儿肺炎的易感因素,也有助于肺炎的预防。按时进行预防接种,还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有充分的休息和足够的睡眠。
了解到了上面的相关介绍之后,朋友们认识到了支原体肺炎的相关知识是什么了,支原体肺炎会让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而且肺部感染特别的严重,为此要注意去进行支原体肺炎的预防工作,发现了该病的症状之后,应当及时治疗。